俗稱“工業鹽”的亞硝酸鈉,在食品添加劑使用范圍中僅限于腌臘肉制品類,并對肉制品和熏煮火腿中的殘留量進行了嚴格限定。然而,不少餐館經營者和肉品加工商,為使肉熟后顏色鮮亮,口感滑嫩,且延長保質期,往往違規添加使用。2014年6月,河北平山縣城外環路一家燉骨館,查出非法使用亞硝酸鈉累計加工燉大骨約900公斤銷售。經過檢測,這家餐館生產的燉大骨及燉肉湯內亞硝酸鈉含量均超過限量值的兩倍多。
5月14日,柳州市對米粉生產“黑窩點”進行集中整治發現,柳江縣進德鎮基隆村譚家屯一家窩點使用食品添加劑硫磺熏蒸米粉,以延長米粉保質期。根據國家標準,食品添加劑硫磺可通過熏蒸方式用于水果干類、蜜餞涼果等產品的生產加工,而用于米粉生產屬于超范圍添加使用。
記者采訪了解到,包括亞硝酸鈉在內的亞硝酸鹽,以往在餐飲肉制品中使用較為普遍,在業內甚至流傳“無肉不亞硝”的說法,但亞硝酸鈉具有較強毒性。
更令人觸目驚心的是,雙氧水、硼砂等對人體嚴重有害的化工原料,時常出現在豬腸、牛百葉等食品的加工環節中。李偉向記者透露,使用雙氧水或硼砂浸泡肥腸等豬牛內臟,既能洗掉這些內臟的異味,更有彈性,還有很好的膨脹效果。一般肥腸或百葉浸泡后,一斤能增重半斤到1斤,“能泡一大盆內臟的雙氧水,1斤才花6塊錢,你說這劃算不?”